关键:体育心理学(精选三篇)
关键:体育心理学(精选三篇)
关键:体育心理学 篇1
1 做好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病理学实习课的前提
1.1 力争做到备课内容丰富, 重点突出
教师备课时, 以制作多媒体课件为例, 除了要以病理学实习内容为主外, 还应根据教学需要增加一些相关的基础课内容如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等, 同时应增加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典型临床病例, 这样在教学中既能使学生通过复习正常的组织结构来达到对病理变化的真正理解和掌握, 又能利用所学的病理知识来正确分析、解决临床问题, 为将来学习临床课打下扎实的基础, 充分体现病理学的桥梁作用。虽然每次实习课的内容根据教学大纲和进度已经安排好, 但每个教师在每次上课时还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进行调节和组合, 也可补充相关内容如相关图片等。同时, 实习备课要本着巩固理论知识的目的, 大量、重点应用对比法和联系法, 将容易混淆的疾病或病理变化列表进行比较, 再配合相应图片和标本的观察, 可以有效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准确记忆。
1.2 表现手法多样、动感逼真、直观性强, 利于学生接受和理解
教师在制做多媒体教学幻灯时, 可根据授课需要采用多种手法来表现, 如放映幻灯时可以采用正向播放、反向播放、跳跃播放、画中画及特写放大等等。又如对于一些较抽象的、单纯用语言文字很难表达清楚的内容, 如癌细胞的转移机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过程等将其制作成动画效果, 就能直观逼真、形象生动地表达清楚, 对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有着积极的意义。老师要尽量利用多媒体高科技特点去开阔学生的视野,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2 良好的实习环境是上好病理学实习课的基本条件
病理学侧重于从形态学改变的角度研究疾病, 具有很强的直观性和实践性, 必须将理论和实践, 标本和镜下形态改变相互联系、有机结合。传统的实习教学模式和条件制约了病理学教学的发展, 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根据实际情况, 我校建成了多媒体显微示教数码互动实验室, 为学生创造了一个自主、个性的实习环境。
利用多媒体显微互动实验室, 可以从各方面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注意力和积极性。学生一旦进入实验室, 立即被用图形、图像、声音和动画等形式多层次、多角度所呈现的教学内容所吸引。该系统图文声像并茂, 人机交互、相互反馈。可以将一些焦点问题, 以及学生提出疑问的显微镜图像显示在所有屏幕上, 师生可在屏幕上同时观看, 进行讨论。
教师可利用本系统及其辅助设备 (如显微镜、摄像头、高分辨率的数码相机、扫描仪、放映机等) 事先找出典型病变、易混淆病变、甚至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正常组织结构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上课时, 教师利用通道模式将正常与易混淆的病变对比示范给学生, 进行难点示教。这样, 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取得较好的实验效果, 而且在学生单独观察切片遇到困难时, 还可以重复查询、辨析。教师指导也方便快速, 因而达到了因材施教和个性化教学的效果。多媒体显微实验室示教互动系统能解决传统病理学显微实验教学中存在的最主要矛盾:镜下观察图像的独占性和非交互性, 而且该系统利用安装在学生显微镜中的摄像系统把学生镜下所观察的图像实时动态地传送到教师的监控台上, 教师的计算机可实时观察到课堂上每个学生的显微镜画面, 便于教师掌握整个班级的实验进展情况。若发现学生观察切片有困难, 教师可随时帮助指导。从而简便高效实现师生互动。学生如发现典型病变, 可选择学生示范模式并以该学生镜下视野作为主体向全班同学示范, 实现镜下图像的共享。
3 多元化实习内容是上好病理学实习课的关键
3.1 充实实验内容, 强化大体标本与组织切片的观察
大体标本与切片的观察是病理学诊断的主要手段, 也是病理学实习教学的重点内容。学生通过肉眼和显微镜观察大量大体标本与组织切片, 能从宏观和微观角度掌握各种疾病的病变特点, 建立相应的感性认识。为此我们按照课程标准, 准备了丰富的大体标本和相应的组织切片, 并配以自制的照片和相应的实习指导, 要求学生配合标本、切片、照片、实习指导观察要点。大体标本观察从辩认器官, 寻找病灶, 描述病变;组织切片从低倍镜到高倍镜辩认组织, 寻找病变, 描述病变, 逐步进行观察, 最后做出病理诊断, 这样学生能从一个具体病变实物中总结出其整体特点, 加深对疾病的认识。
3.2 引入病例讨论, 增强学生横向联系的能力
临床病理讨论对学生的横向思维能力是个极好的锻炼。在实习过程中, 根据疾病单元增设病理讨论, 如心血管系统引入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心肌梗死, 脑中风的病例讨论, 消化系统引入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伴腹膜后淋巴结转移的病理讨论。病例讨论中学生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能够积极主动查阅相关知识, 提出问题, 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病例讨论培养了学生用联系、发展的观点分析疾病的能力, 增强了学生对疾病的整体认识。同时教师可以比较深入地了解学生对病理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及时获得反馈, 并能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概念, 有利于教学方法的改进。
3.3 重视病变描述与绘图, 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
病变描述与绘图是病理学实习课传统的重点内容之一, 它可以帮助学生准确记忆病变特点和组织形态。实习过程中, 教师在讲述大体标本和病理切片的观察要点时, 先示教, 然后轮流让学生讲述病变特点, 同时要求学生必须客观实际地描绘典型病变, 并对病变特点进行描述, 做出病理诊断。经过反复练习不仅增强了实习效果, 而且培养了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
3.4 严格实习考核制度, 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
实习考试是对学生基本知识实际应用能力的检验, 也是对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检验。我们采取对学生进行分组测试的方法, 每组一套大体标本和一套组织切片, 难易搭配, 严格考场纪律, 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对大体标本和组织切片做出诊断, 这样不仅可以考查出学生对病理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检验实习课学习的效果, 而且能督促学生认真学习, 巩固所学知识, 更为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的科研作风。
经过几年的病理学教学实践, 学生的实习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实习考试成绩稳步上升。我们体会到, 上好病理学实习课要抓住不同层面, 不同环节, 采用不同手段进行多元化教学, 这样不仅能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得到巩固和深化, 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病理学的兴趣, 从而提高学生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使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得到提高。
摘要:病理学实习课是理论联系实践的过程, 上好病理学实习课是病理学教学的关键。采用做好实习课前准备、优化学生实习环境、采用多元化的实习内容等措施, 学生的实习效果有了明显提高, 实习考试成绩稳步上升, 理论知识得到了巩固和加深。
关键词:病理学,教学方法,病理实习
参考文献
[1]李玉林, 唐建武.病理学 (第6版)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
[2]步宏, 刘友生, 马跃荣.病理学实习指导[M].北京:科学出版社, 2002.
[3]周春辉, 王华新, 宋波.病理实验课教学改革的体会[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02, 24 (1) :12.
[4]柏青杨, 张晓杰, 兴桂华.病理实验教学方法多元化的尝试[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 2001, 22 (4) :467.
关键在恐惧心理 篇2
你好!你自认为患了手淫导致的“眩晕病”,而从你的来信中对头昏、眼花的叙述,你并没有眩晕现象。眩晕是一种运动错觉,患者常感自身或外界景物发生运动。睁开眼睛即见景物旋转、上下跳动、左右移动、晃动或倾斜,闭眼时会感到自身转动或晃动。你因手淫引起的头昏、眼花等现象,实际上属于头昏或头晕,与眩晕是两种不同的情况。
在现实生活中,由手淫引起头昏的现象并不少见。这是因为,多数男性手淫是以射精、达到性高潮为结局,此时体内会释放出一种吗啡样物质,医学上称之为内源性镇痛物质。这种物质可使人产生极大的快感,同时也有轻度的催眠作用,所以很多男性在射精之后都很容易进入梦乡。如果未婚男性是白天手淫,手淫之后没有入睡条件,这样就会导致头脑昏昏沉沉。头昏的另一个原因是对手淫的恐惧心理。很多人接受了手淫有害的观点,对手淫心存恐惧,认为不该手淫,但是在生理上又无法抗拒手淫的快感,手淫前是冲动,手淫后则是后悔,于是他们将身体的任何不适都归罪于手淫。由此引起的焦虑症状,常会导致手淫后出现头昏。这多是手淫者的主观感受,并不能通过各种检查加以验证,以往常被称为神经衰弱。
事实上,国外曾有学者对未婚男性的手淫与男性过正常的性生活做对照研究,结果发现两者在生理指标上没有不同。而且,手淫对没有结婚人的性功能有一定保护作用。因为恐惧手淫者多数没有真正的性生活经验,所以他们担心手淫会影响性功能。西方文化曾一度极力反对手淫,认为手淫可引起各种疾病,但这种认识很快被对手淫的正确认识所取代,如今西方人很少对手淫产生严重恐惧。而在我国文化中,对手淫的恐惧感难以完全消除,成为导致手淫的主要原因。
我曾在电台做过一次“如何看待手淫危害”的性教育节目,一位年轻的听众因中学时经常手淫而出现“肾虚”,并影响了学习、生活。消除了对手淫的焦虑后,他在学校运动会上投掷铁饼破了记录,现在已结婚,夫妻生活很合谐。
根据你现在的状况,首先应该恢复自信,端正对手淫的认识,同时加强锻炼。如果有条件的话,可以接受心理治疗,以早日摆脱焦虑和烦恼。
关于管理学领域关键术语的探讨 篇3
一、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市场营销学科的术语在不同的教材中并不完全一致, 而且, 即使在同一本教材中, 术语的精确性也不足以描述表达或限定学科概念。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吴健安主编的《市场营销学》第三版为例:
一词多译:在129页关于相关群体的阐述中, 认为相关群体也可以称为“参考群体”或者“参照群体”, 应该明确使用其中一个。而且某种相关群体有影响力的人物称为“意见领袖”或“意见领导者”, 但是领袖和领导者在中文中是完全不同的概念。领袖是一个政治名词, 并且具有强烈的感情色彩;而领导者这个词比较恰当。在211页中关于marketing positioning的中文表述就包括三种:市场定位、产品定位、竞争性定位, 应该按照原文忠实地直译为市场营销定位。
用词不精确:在174页中, 关于营销分析系统的描述中, 认为:“完善的营销分析系统通常由资料库、统计库、模型库三部分组成”, 但是, 在管理学下属学科管理信息系统中, 上述三个部分的精确表述应该是:数据库、方法库、模型库。尽管可以用“资料库、统计库、模型库”来没有歧义地表述, 但与管理学科的主流用法不一致。
用词错误:在66页中, 关于密集式成长战略, 图3-5中应该把市场深入改为“市场渗透”, 因为在该书最后一行也明确提出“市场深入”也叫“市场渗透”。因为在管理学领域大家普遍接受的术语是“市场渗透”。
二、出现问题的原因分析
在很多经典的译著中, 对account (客户) 、leads (潜在客户) 这两个术语的翻译都出现了不确切的现象。例如, 在罗宾斯第九版的《管理学》中译本里面, 就把account (客户) 翻译成了账户;在管理信息系统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年1月版) 中, 引用LAUDON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时, 上述两个单词的翻译也不确切。
上述两本教材, 被国内许多高校选定为本科甚至研究生教材, 其中包括为数不少的985、211大学。其中account (客户) 、leads (潜在客户) 的应用极其广泛, 管理学领域关键术语使用不确切, 会混淆学科概念, 更严重的是, 有可能误导学习者, 对学科素养的培育产生不利影响。
以上述两个术语为例, 进行如下分析:由于会计学科比市场营销学科出现的早, 因此上述两个术语首先应用于会计学。根据上海译文出版社的《新英汉词典》, account (客户) 第一个汉语名词用法就是账户, 第六个用法是利润;leads (潜在客户) 第一个汉语名词用法是领导, 第二个用法是引导, 第四个用法是线索。因此, 在罗宾斯第九版的《管理学》中译本里面;LAUDON主编的《管理信息系统》的中文引用译文中都采用了会计学的译法。但是, 在市场营销学科中, account从第六个用法利润派生为客户, 其中的含义是客户就是利润源泉, 也可以理解为一个优质老客户就像卖方的提款机一样, 为卖方提供源源不断的利润;leads从第四个用法线索派生为潜在客户, 其中的含义是潜在客户需要卖方积极挖掘线索才可以开发为客户, 也可以理解为一个潜在客户就像引导卖方走向提款机的lead (译为:引导) 一样, 为卖方提供源源不断的新客户。
三、解决方案
首先从学科历史上理解这些术语的来源, 培育更高的学科素养。account (客户) 、leads (潜在客户) 这两个术语极具代表性。
其次, 建议直接使用英文原文作为客户和潜在客户的管理学学科术语, 就像ERP、CRM等和IT相关的术语被广泛接受一样, 如果account (客户) 、leads (潜在客户) 这两个术语直接用英文, 就不会引起歧义, 同时也不带有褒贬等感情色彩, 达到精确地描述表达或限定学科概念的目的。
最后, 有师资能力的学校, 应该向清华、北大等国内顶尖高校看齐, 采用英文原版教材, 在进一步督促学生提高外语水平的同时, 可以达到培育更高的学科素养、直接用英文消除歧义的双重目的。
参考文献
[1]LAUDON.管理信息系统 (第九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6月.[1]LAUDON.管理信息系统 (第九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8年6月.
[2]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年1月.[2]薛华成.管理信息系统.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8年1月.
[3]新英汉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8年4月, 第一版.[3]新英汉词典.上海译文出版社, 1978年4月, 第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