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中见真情(精选6篇)
平凡中见真情(精选6篇)
篇1:平凡中见真情
心动不如行动,只要我们平时多留心,多动手,我们身边就会更干净、更舒适,学习会更开心!
雷锋,一个家喻户晓,人人皆知的名字。在他短暂的二十二年里,不知做了多少好事。这些事看起来都是些平常又不起眼的小事,但小事积累起来,便能体现一个人的高尚品德。雷锋曾经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我们日常生活中也出现一些小雷锋式的队员,他们的事迹也值得我们学习与赞扬。
厕所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场所,如果厕所干净,那么你的心情就会好一些,倘若厕所不干净,你心里也不是个滋味。由此可见,厕所的卫生是学校工作中必不可少的部分。我们班的苗星宇同学,总是任劳任怨的打扫厕所,拖地面,刷粪坑,从不叫苦,不嫌脏,一干就是两个年头,为同学们提供一个优美的环境。这事虽小,但足以体现出苗星宇同学那不怕脏、不怕累、吃苦耐劳的精神。
再比如说我们班的许加龙、陆连海等同学,每天晚上定时倒垃圾,使班级环境始终保持清新、干净,让同学们身边的垃圾“有家可归”。他们那种有始有终、持之以恒的精神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
同学们,这些看似平凡的小事其实都不平凡,难道非得做一些惊天动地的事才能使别人注意到你吗?不,你错了,只要你的行为对别人有益,哪怕是再小的事,别人也一定会表扬你,你的付出,会得到别人的认可。毛泽东同志曾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不做坏事。”心动不如行动,只要我们平时多留心,多动手,我们身边就会更干净、更舒适,学习会更开心!
篇2:平凡中见真情
——题记
平平凡凡的我,过着平平凡凡的生活,但在这平凡的生活中,虽没有锦衣玉食,没有山珍海味,却有如阳光般丝丝缕缕的真情陪伴着我。
我的家中充满亲情。
我常开玩笑说:“我们一家三口就像一个等腰三角形,爸妈是两条腰,而我就是那一条被呵护的底。”爸妈听了,总是笑呵呵。记得在除夕之夜,当香喷喷的炖鸡端上桌面,那一只肥硕的鸡腿总是首先属于我;而在爸妈礼让另一只鸡腿时,如果看到我垂涎那只鸡腿的贪婪眼睛,总会对视一眼,然后两双筷子同时夹起那只鸡腿送到我的碗里。而我也会礼让,把鸡腿夹进爸妈的碗里。有时,我还会打趣似的说:“我家的三角形具有如此的稳定性,不然,为何总是你们这两条腰,呵护我这条底呢?”呵呵呵……一串串银铃般的笑声在屋顶上谱成乐章,一家三口间的呵护,礼让,构成了这平凡却又充满融融真情的家庭。
有的有钱人家,虽然经常觥筹交错,酣歌醉舞,却感受不到家庭的真情,那又如何?如果让我选择,我宁愿选择平凡却充满真情的生活,也不愿选择那冰冷得如同死尸般的富贵生活。
我同时是拥有友情的幸运者。
生日那天,远在他乡的朋友寄来一张贺卡,我高兴得恨不得把它放在心窝。近在身旁的朋友送来声声祝福,我兴奋得整夜睡不着觉。如果说友谊是瞬间开放的花,那么真情就让它在我心中结下了沉甸甸的果。
有的人过生日,纵然礼物价值连城,光彩绚丽,却只为攀比,那又如何?如果让我选择,我宁愿接受那虽如鹅毛般轻微却似泰山沉重的平凡贺卡与声声祝福,也不愿接受那只为攀比、没有情谊的贵重礼物。
我只想奉劝那些盲目追求富贵的人:身上珠光宝气,身边美女如云,未必就幸福;香衣宝马,冠盖如云者,也未必快乐,反而平平淡淡,平平凡凡之中才有幸福可言。快乐可感,真情可享。人们啊,不要老抬头看天边绚丽的云霞,只要用心感觉,用心体味,用心思量,俯首回望处,平凡中的真情已将幸福铺满来路……
篇3:平凡中见真情
笑容就是“良药”
圆圆的脸蛋, 乌黑的秀发, 弯弯的眉下一对笑眯眯的眼睛, 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就是朴实、真诚、善良、可亲。就是这一双充满爱心笑容的眼睛给患者留下了深深的记忆。
2008年, 刘朝辉在内科当护士时, 县里一位南下离休老干部在内科住院, 由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导致摔伤卧床4年, 作为马老的责任护士, 她4年如一日的一脸笑容, 一颗赤诚的心, 一双勤劳的手, 就象马老亲生闺女一样, 为他煎药送汤, 擦身洗衣。由于长期躺卧在病床, 马老后背褥疮, 渗出液外流又脏又臭, 但小刘总是笑容满面、不厌其烦地为他擦药、翻身按摩。长期卧床, 导致马老经常腹部胀气, 大便干结。小刘便经常给他肛门排气, 灌肠通便;有时大便干结灌肠也不顶用, 她就卷起衣袖, 戴上手套直接用手指去掏。
2009年, 在内科任职的刘朝辉负责一位肝硬化腹水的病人, 患者73岁, 是农村五保户, 孤苦伶仃, 虽是医疗费全免的大病救助对象, 但无人陪护, 生活困难, 况且又系传染病, 请人陪护都无人接受。面临这样的特殊情况, 刘朝辉毅然承担了他的一切陪护任务, 就象他的亲女儿一样, 用一颗真诚的爱心为他送水煎药, 吃喝拉撒, 洗澡洗衣, 整天二个年头。由于患者病情恶化, 医治无效去逝, 临终前, 他含着热泪说“刘妹子, 你的恩德, 我只有来世报恩……
寒来暑往, 刘朝辉为患者倾注着最真挚的爱, 最炽热的情, 在极其平凡的护理岗位上默默地奉献着。无数经过她护理的病人, 永远都不会忘记她那张如沐春风、沁人心脾“胜似良药”的笑脸。
亲人般的拥抱
在社会上经常听到这样的话, “金外科, 银妇科, 最苦最累小儿科”。事实确是这样, 在当今社会大多数都是独生儿女, 被父母视如掌上明珠的“小皇帝”, 上医院住院诊治, 是医生护士的烫手山芋, 稍有不慎就会遭到患儿父母的指责。作为第一任儿科护士长的她, 为了保证优质护理服务开展, 缓解患儿对医院的恐惧心理, 得到患者家属的信任, 除保证对患儿注射一针见血外, 还规范执行各项操作, 给患儿家属讲解相关疾病的知识、告知护理要点, 减轻患儿家属的焦虑心情和不信任感, 减少不必要的医患矛盾, 建立了和谐的医患关系。
为了使患儿有个舒适温馨的治疗环境, 刘朝辉率先在科室开展了与患儿面对面的亲情服务, 通过科室出资, 护士捐献, 购买了各种小儿书, 各种颜色样式的折纸。根据儿童的心理特点, 从孩子的角度出发, 与患儿剪纸、唱歌、画画、折折纸, 生活在一起, “玩”在一起。很快孩子们再也不怕穿白大褂的阿姨了, 天天喊着“我要刘阿姨抱一抱”, 孩子们把病房当成了自己的家。
去年10月, 一位农村的患儿, 父母均在外地打工, 家里只有爷爷奶奶照顾, 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而住院。看到患儿家里经济困难。她便自掏腰包为二老买饭, 为患儿买牛奶。患儿住院3天, 她没有回家, 整天整夜守护在床头。刘朝辉的丈夫是位司机, 那几天要出差, 孩子读书需要照顾, 但她毅然将孩子送到娘家, 精心呵护住院的这个“小皇帝”和他的爷爷奶奶。
2012年8月, 科里送来一位8岁的流浪儿童, 身患严重的胃溃疡及贫血等多种疾病, 没有亲人又没有治疗费, 又是一个哑巴孩子, 怎么办?作为儿科护士长的她自掏腰包一仟元, 带头在全院掀起“拯救三无流浪儿, 涌跃捐款献爱心”活动。在她的倡导下, 全院共捐款42800元, 使这位外乡流浪儿重获新生。
像这样的事例, 不胜枚举。16年来, 刘朝辉共捐款捐物6万余元, 被社会称为“爱心姐姐”。有人问她“这些事远远超过了你的工作职责, 为他人费力费财, 给自己添麻烦, 觉得值吗”?她笑着回答:“我踏上护理工作岗位时, 就发誓要以南丁格尔精神激励自己,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实现着‘白衣天使’的美誉。我为患者的帮助, 可能是杯水车薪, 但我真挚的爱却可心温暖他们的心。”她常常对他人说, “这个世界就是一片灿烂的蓝天, 特别是我们当护士的, 更应该与病人手牵手, 相互相携。”
言传身教做表率
刘朝辉护士长受到县政府“三等功”嘉奖了!这个喜讯一传开, 儿科病房响起了热烈的掌声!病房的患儿家属、患儿们纷纷为刘朝辉献上鲜花, 患儿们拍着小手表示祝贺!天真的6岁患儿陈小明扬着小手一个劲的鼓掌欢呼, “我的刘阿姨得奖啦!”
的确, 人生的辉煌业绩, 有人是用智慧与知识来完成的;有人是歌喉唱出来的;有人是笔墨筑就的, 而作为刘朝辉, 她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来完成的。
刘朝辉担任儿科护士长后, 通过表率作用, 感染和教育了全科每一位护士, 培养和造就了一支操作好、医德高的护理团队。
在服务方面, 刘朝辉强调“一言一行总是情”, 通过开展多问句话, 多做一件事, 多读一本书的活动, 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和奉献创新精神, 认真践行“三好一满意”活动, 激励大家弘扬妇女自尊自信自强, 在护理工作中建功立业, 做合格的白衣天使。
在护理过程中, 她手把手的教, 对进步较慢的同志另开“小灶”, 经常陪练到深夜。在她的带领下, 全科护理人员基本技能十分熟练, 在打针、输液等操作中, 尽量让患儿感到心理上的轻松。她带头认真学习专业业务, 刻苦攻关, 在短短的二年中, 通过临床护理实践体会总结撰写了《小儿优质护理的基本技能运用》、《运用小儿心理特点亲情服务经验体会》, 在省级医学刊物上公开发表, 受到了专家好评。
篇4:平凡中见伟大 朴实处显真情
关键词:《破冰》 体育题材 主旋律 真情
常年穿着一身棉大衣,带着一顶东北帽,手上习惯拿着一根小棍子,说话有些口吃,成天跟一帮“小煤球”穷孩子小队员呆在一起,在简陋的冰上训练场上度过了他人生的最后三十多年时间,这就是体育题材电影《破冰》展现给观众的主人公形象赵红旗。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基层教练员的银幕形象,却打动了无数的电影观众。
荣获第九届长春电影节最佳华语电影片奖和最佳导演奖等几项大奖的电影《破冰》,是根据真人事迹改编而成。它取材于黑龙江省七台河市著名短道速滑教练员孟庆余的模范事迹。孟教练曾培养出杨扬、王濛等世界冠军。影片讲述了基层体育教练赵红旗如何把一群被人称作“小煤球”的穷孩子拢在一起,通过艰苦甚至残酷的训练,最终打造成一支全国闻名的速滑新军的感人故事。体育题材电影往往容易拍得热闹,专拍成功的一面。但《破冰》拍得比较平静,于无声处打动人的内心。影片通过赵红旗儿子的回忆,用画外音的形式,娓娓道来,让观众在平凡的人物身上看到了不平凡的人生追求,在朴实的生活点滴中处处显露出真情。
影片采取纪实性手法,真实再现了主人公赵红旗平凡的一生,充分展现了主人公对理想、事业的执著追求精神。赵红旗从小就酷爱滑冰,梦想着有朝一日成为世界上滑得最快的人。但文革开始后,为了分担家里的重担,赵红旗不得不把自己的理想埋藏在心底,到月亮河煤矿当了一名下井工人。但是一个偶然的机会,赵红旗到月亮河煤矿一支少年速滑队当了教练,少年时的理想又重新被点燃了。从此,赵红旗无悔无怨地把自己的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冰上速滑事业,而且一干就是三十多个春秋,直到他生命的终点。为了展现主人公这种对理想的执著精神,影片的编导不惜笔墨,反复渲染,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事开端,在女友王小云的家中,未来岳母给赵红旗出了一道人生难题。如果他同意马上就可以去技校学习,将来有一个体面的工作在等着他;要是去当少年速滑队的业余教练,从此就永远不要踏进她家的门。面对这样的人生选择,有些口吃的赵红旗非常果断地拒绝了未来岳母的好意。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一向忠厚老实的性格里透出一股倔劲。少年速滑队成立初期,训练条件十分艰苦,队员们甚至连像样的运动服都没有。在镜头里,我们多次看到这样的场景,赵红旗无数次全身衣服被冻成冰棍,却喜笑颜开地接受老婆用棍子为他拍去冰碴。在坚定信念的支撑下,赵红旗活得很苦,却又活得幸福。在别人眼里,数九寒天里洒水铺冰是一种折磨,但在赵红旗眼里却是天越冷越开心。没有这份对滑冰事业的热爱与执著,谁又能做到呢?影片近尾声时,赵红旗的妻子生病住院,她说:“你没有老婆孩子都行,但没有冰,你就得死。”这句有些残酷的话,却掷地有声地道出了主人公几十年的心声。影片通过妻子的话语,完成了对赵红旗的评价,人物性格中这种对理想信念的执著追求,此刻变得生动鲜明起来。另外,影片的画外音里,是儿子对父亲的回忆。从这些画外音里,我们能看出儿子对父亲带有淡淡的哀怨,同时,也从侧面有力地烘托了主人公身上这种对理想、事业的执著追求精神。
一个身处边远矿区的基层教练,却立志为培养世界冠军而不懈奋斗。这样的精神确实难能可贵。这也反映了当代老百姓的生活图景,表现了许多普通人隐蔽内心的伟大理想和追求。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奋斗目标,都希望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通过观看影片,观众的这种情绪得到了宣泄。影片的创作理念与普通观众的心理预期达成了默契。影片的编导成功地挖掘到了这层因素,这也是观众与影片产生广泛共鸣的重要原因。
看过影片的观众对片中的许多生活场景和细节印象深刻。正是这些生活化的场景和细节,使影片像一条缓缓流动的小溪一样,舒缓而朴实,处处流露出真情。这也是影片获得成功的重要因素。片中东北煤矿区的生活气息扑面而来,赵红旗在月光下与恋人滑冰,在冰天雪地里与孩子们训练、斗气,情节平常而动人。他的学生中有人拿过奥运冠军,但他终生默默无闻,还得面对家人的烦恼和隔阂,这些都合情合理。还有,主人公的爱情、家庭和父子矛盾都处理得真实可信,非常朴素。编导在塑造赵红旗这个人物时,遵循的一个原则就是不拔高不贬低,将人物最真实的一面呈现给观众。因此,我们在影片中看到的主人公身上有着诸如“狡猾”、“赖皮”、“吝啬”等“小毛病”。有这样几个镜头,在菜场,他为了省钱,与菜贩子争得面红耳赤;为了给运动员补充营养又囊中羞涩,他甘愿被鱼贩子挖苦讽刺。鱼贩子为了损他故意劝他到松花江自己捕免费鱼,他反而接受鱼贩子的“高招”,真的去凿冰捕鱼。由于影片真实还原了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人物身上的这些缺点,并没有影响主人公的人格魅力,反而让人更加可信可敬。影片最富人情味的一个片段是,多年以后,有人当了世界冠军,有人一事无成。当赵红旗带过的一个队员在医院里遇到他,冲上去对他又打又骂的时候,一个重要人生命题通过“怨妇”之口说了出来:“你骗我们去当世界冠军,可如今我却只是一个打扫卫生的女工。”体育竞技的悲剧性在片中得到刻画,真实可信,一点也不煽情。
很多的体育电影在对“人”的塑造上,往往概念化和抽象化,主人公缺乏情感的深度和意义的深刻,更疏于展示他们作为普通人内心的丰富性与复杂性。而电影《破冰》却给人们带来了惊喜。没有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没有紧张刺激的竞技场面,一位普普通通的基层教练,却打动了无数观众。可以说,影片突破了以往体育电影主旋律题材的框架,甚至超越了体育电影的范围。从这个层面上看,《破冰》是成功的。
篇5:平凡中见真情
事。
感人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在教育这片净土上,每天都上演着这样的一个个感人的故事,这些平凡的故事感动着孩子、感动着老师、感动着家长、感动着每一个人,他们让我们真正感受到教师的无私与伟大,体验到在平凡中见真情这种至高无善之美。
姓名: 张丽霞
身份证号:***522
邮编:045100
详细地址:山西省阳泉市盂县逸夫实验小学
篇6:4的平凡之中见真情
——我为学校创建国家中职示范校做些什么
三国时期刘备曾说“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讲的是做人的道理。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老师,也许也会经常这样教导学生,教育他们不要认为坏事较小就去做,不要认为好事较小就不去做。老师教育学生固然如此,那么老师首先自己要为人师表,自己做到了,才能教育学生!
我们学校,作为国家级的重点职校,我们的校训-----诚朴、精技、勇毅、拓新,是学校的灵魂,体现了学校的历史文化与人文精神;校训,是一把标尺,反映了学校的办学原则与治学目标。校训虽然只有八个字,但是包含了很多方面,诚朴、勇毅,是反应了我们师生的品德修养;精技、拓新,反应了我们老师在业务方面的能力、学生在学习知识技能方面的目标和要求。我们的校训,说它是学校的灵魂,就是要大家时时刻刻把它放在自己的心里,人不能没有了灵魂。说它是一把标尺,也是要我们把这把标尺放在心里,时时拿出来衡量一下,自己在哪些方面还做得不够好。为了弘扬校训的文化精神,充分发挥校训的育人和导向作用,激励广大教师在校训文化的熏陶下成长成才,学校工会开展了这次“校训指引我成长”的主题征文与演讲比赛的活动,在此,我也想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
几年前,我们的老校长为我们学校确定了发展愿景——“培养明理敬业、自强不息、适应变化的知识型、发展型技能人才”。愿景是美好的,但是要做到是不容易。我们从自己做起,从小事做起,一点一点地接近并达到理想的目标,朝着愿景的方向努力!如今,学校又在创建国家中职教育改革示范校,学校的领导们天天都在忙,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我作为学校的一名很平凡、很普通的老师,也是学校的一员,也应该为学校做些什么。学校的命运跟我们的命运紧紧相连,学校是一个大家庭,我是其中的一份子,我以学校为荣。虽然我所在的岗位是最平凡的岗位,在别人看来我所做是很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是在我自己看来虽然都是些很小,很碎的事情,但是也是很重要的事情。我所从事的工作,关系到好几个班级的机械方面的实习,有车工实习,钳工实习,数控机床操作的实习。每天为了他们的实习正常进行,我不能无故迟到,不能早退,中午也要放弃休息时间。做好各种各样的准备工作,例如学生上实习课前的准备工作;遇到技能考试,做
好考试前的各种准备工作。学生实习结束后,考试结束后做好工量具的清点整理工作。平时,做些整理工具、量具的事情,修理、保养量具等等,这些事情真的很平凡,但是我也要尽力做好它,不为自己,只为学校能做出一份平凡的贡献,到将来不会为自己因为没做好工作而感到遗憾!在师德修养方面,作为老师来讲,首先当然要为人师表,为学生树立好的榜样。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平时就要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虽然我不在教师的岗位上,不能在课堂上教育学生,但是我可以利用平时跟学生的接触中,时时地对学生行为习惯方面加以教育,经常提醒学生在实习的时候要注意安全方面的问题。在平时的工作中,配合各个实习老师做好各项工作,大家团结协作,和谐相处,就能共同发展!